摩杰资讯
2月20日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《上海市2022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》。数据显示,2022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0.7。与上海相比,2021年,新加坡的总和生育率为1.12,东京的总和生育率为1.09,首尔的总和生育率为0.63。据了解,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位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。根据联合国的定义,2.1的总和生育率是维持代际更替、人口稳定的基本条件。国际社会通认的警戒线为1.5,低于此数值有跌入“低生育率陷阱”的可能。而我国2021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.15,已处于较低水平。目前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是韩国,2021年,韩国总和生育率为0.81。(中国网财经)
这个数字有多吓人,我从两个维度讲下。
联合国人口司将世界划分为六个地理区域,在《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》中给出了每个地理区域的总和生育率(TFR):
地区 | 总和生育率 |
---|---|
非洲 | 4.4 |
亚洲 | 2.2 |
欧洲 | 1.6 |
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| 2.0 |
北美 | 1.8 |
大洋洲 | 2.4 |
《世界概况(World Factbook)》栏目评估了全球227个国家/地区2022年的总和生育率,
总和生育率 (TFR) :如果所有妇女都活到育龄期末并根据每个年龄段给定的生育率(备注:年龄别生育率,ASFR)生育孩子,则每名妇女将生育的平均子女数。TFR 比粗出生率(crude birth rate,CBR)更直接地衡量生育水平,因为它指的是每个妇女的生育数。 ——《World Factbook》
我列一些咱们比较熟悉的国家/地区的数值和排名,大家感受下:
国家/地区 | 总和生育率 | 世界排名(227个) |
---|---|---|
尼日尔 | 6.82 | 1 |
伊拉克 | 3.25 | 45 |
以色列 | 2.56 | 67 |
阿根廷 | 2.18 | 89 |
印度 | 2.10 | 94 |
越南 | 2.05 | 100 |
法国 | 2.03 | 102 |
印尼 | 2.01 | 107 |
蒙古 | 1.91 | 124 |
朝鲜 | 1.90 | 127 |
美国 | 1.84 | 137 |
丹麦 | 1.77 | 150 |
芬兰 | 1.74 | 158 |
澳大利亚 | 1.73 | 159 |
英国 | 1.63 | 181 |
俄罗斯 | 1.60 | 184 |
加拿大 | 1.57 | 191 |
中国大陆 | 1.45 | 210 |
日本 | 1.38 | 215 |
中国香港 | 1.22 | 222 |
意大利 | 1.22 | 223 |
中国澳门 | 1.22 | 224 |
新加坡 | 1.16 | 225 |
韩国 | 1.10 | 226 |
中国台湾 | 1.08 | 227 |
备注:中国的TFR高于七普给出的1.3,不一定谁更正确,因为六普还得出过1.18。
好了,现在上海户籍的TFR为0.7。
要保持人口数量经过几代人依然保持不变——就是我们说的更替生育率——需要至少达到2.1。这是因为在2的基础上,还要考虑婴儿死亡率等各种意外事故。因此,发达国家的更替生育率是2.1,而绝对不发达的国家可能需要3.5以上,全球平均水平大概是在2.3。
上海因为足够发达,按照2.1的更替生育率算,也就是说,需要将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扩大三倍——每个妇女生目前三倍的孩子,才能维持人口更替的水平。
当然,考虑人口滞后效应,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反映在出生率上。在处于稳定状态、迁移为零的人口结构中, 长期人口增长率约等于 log(TFR/2)/A,A为育龄妇女的平均年龄。以平均育龄年龄30岁为例,0.7的总和生育率代表了每年人口下降3.5%:
>>> math.log(0.7/2)/30
-0.0349940708166226
20年时间人口减半。当然了,阿拉上海还有大量的待迁入人口呢。
Gemfield:Gemfield详谈人口问题最大的问题,将来的历史书如何书写计划生育这项政策。
(实在不好写可以跳过
更新一下:
计划生育除了降低人口这个直接影响以外,还有另外一个影响就是加剧了社会资源的集中度。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用你父母全部的资源去上杠杆,也就是传说中的6个钱包把房地产,教育等等价格抬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。而这个也是影响生育率的一大因素。
中国有没有20亿人和你想不想生娃影响真不大,远远比不上拿着3000的月薪却要去买3w一平的房子给你造成的影响。
这才哪到哪呢。
3月封城三个月,除了最初两周有些笨笨看不清情况,后续两个半月不可能有计划性怀孕,对应今年1-2月会是一段真空期
去年11-12月大流行,对应今年8-9月又是一段真空期。
这么一算,1/3生育窗口就这么没了。
23年生育率估计会破0.5。
0.7可能是美化过的数据,本人统计过身边的样本,统计对象均有上海户籍,包括同事、朋友、同学,大概20对夫妻,0.5不到,女性低于30岁生孩子的家庭只有2例。注意,这里是结了婚的,没结婚的更多,润了的也不少。
“我们就是最后一代”,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不少评论说京沪靠外来人口,问题是几个人口大省现在也不生了,总和生育率都是1附近不远。
或许有部分会持续流入京沪这类城市,但结果无外乎两个:流出地人口情况进一步恶化;流入京沪的生育率被同化。
放到全国的盘子看,低生育率怎么都像个无底黑洞。
至于有些人想当然的以为上海户籍经济条件都不错,但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没有像房价一样高出二线两倍甚至更多倍。
身边极其有钱的人其实还是生两个甚至更多的,一方面物质条件充裕,另一方面可以找阿姨来管,自己很大程度上做个甩手掌柜。
但剩下的人,能赚钱的没时间生&赚钱能力根本跟不上多胎需求的,能有一个就很不错了。
物质条件+生育所需时间精力根本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,现在最明显的天堑就是房价,物质条件不够你都没有二胎住的地方。
也就是说,一线城市,下图关系依然100%成立。指望资源过度集中的少部分人,拉整体生育、消费,那是不可能的。
如果对经济、汽车、行业分析感兴趣,可以关注公众号:白菜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