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杰注册
本报记者 方超 张家振 上海报道
张家振 在实体经济愈发受到各地重视的当下,长三角地区刮起了一股“制造业旋风”。
“我倒觉得没什么密码,都是摆在明处的东西。”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近日在解读“江苏制造”密码时表示,“江苏省的制造业是从近代的民族工业、新中国成立后的国营企业、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企业、民营经济,包括大量的外资经济,它是一直传承下来的。”
事实上,在制造业领域“没有密码”的江苏省,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江苏省以仅占全国1%的面积和6%的人口,为全国贡献了11%的工业利润,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省。
江苏省仍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制造业优势。今年6月份,江苏省印发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上海市也出台了《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而浙江省和安徽省亦出台了类似规划,共同构筑起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优势。
“在当前全球经济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长三角地区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,以推动制造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。”江苏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长三角地区愈发重视制造业,对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、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。
多地密集出台重磅规划
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的“压舱石”作用更加明显。
信长星近日表示,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,江苏省拥有厚实的工业基础,在41个工业门类中江苏省有40个,工业门类非常全,同时拥有5个过万亿元的产业,加起来产值达到13万亿元的规模。
“制造业可以说是江苏省的立省之本、强省之基。江苏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,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,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排名全国第一。”丁宏告诉记者。
丁宏同时认为,近年来,江苏省聚焦“1650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,不断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,以及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可控水平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,为我国建设制造强省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。
制造业实力强劲的江苏省,当下仍在持续加码制造业发展。《行动方案》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“1650”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,率先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。
“《行动方案》实施以来,省领导每月专题调度、省委常委会按季度听取汇报,我们牵头会同13个设区市和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联动推进机制,全力推动27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,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”9月20日,江苏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表示。
池宇同时透露:“今年上半年,江苏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3%,高于全国、好于周边,特别是‘新三样’出口增长29.6%、总量居全国首位。1~8月,全省工业开票增长2.5%,工业用电量增长6.3%,工业‘压舱石’作用进一步显现。”
除江苏省外,上海市政府发布了《行动计划》,规划到2025年,工业增加值超过1.3万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%以上,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%,制造业支撑上海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。
与此同时,浙江省也印发了《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制造业增加值占浙江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1/3左右。
安徽省则提出,力争到 2025 年,制造业增加值占安徽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30%左右。作为新兴产业集聚地的安徽省,也在持续发力制造业。9月20日,“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”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,促成投资额3425亿元。
“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雄厚、科教实力突出、城市密集发达,制造业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相当的引领示范意义。”丁宏分析认为,长三角地区越来越重视发展制造业,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,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次,加强我国在开放型经济中的竞争优势,都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。
传统新兴产业“双轮驱动”
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如何协同共进一直备受外界关注。而长三角地区无疑蹚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“路径”。
“在规上产业中,传统产业营收占比在六成以上、利润在五成以上。从就业角度看,传统产业贡献更大,提供了工业门类七成以上的就业岗位。”信长星近日表示,传统产业是老家底、基本盘,“不能丢”。
相关资料显示,江苏作为传统产业大省,近年来持续推动纺织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。
据江苏工信厅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,江苏省印发了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方案,聚焦轻工、纺织、冶金等六大传统行业,开展“淘汰落后、老旧更新、绿色转型、产品提档、布局优化”等五大行动,力争通过3—5年努力,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基本出清,重点行业老旧装备全面更新,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。
“面对传统产业,我们不能把它当做落后产能一退了之,要启动传统产业的焕新工程,焕发新活力。第一步要苦练内功,技术创新、打造杀手锏,这是最根本的。”信长星表示,同时要数字赋能,数字化升级改造,插上数字化的翅膀,还要拓展市场,面向国内市场,同时要走向国际市场。
在“焕新”传统产业的同时,江苏省亦在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。《行动方案》明确,江苏省要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。“到2030年,江苏省将形成10个左右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。”
近年来,浙江省也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,并取得了明显效果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在浙江省规上工业中,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.1%,增速比今年一季度回升1.6个百分点。
《安徽省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制造强省建设)规划》也强调,将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,“统筹固根基、扬优势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”。
“从未来看,长三角地区一是要加强产业链的优势互补和协同竞争,深化跨区域产业合作水平,推进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。”丁宏分析认为,长三角各地之间也要发挥科技实力优势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尤其是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摆脱钳制,为提升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作出贡献。
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,丁宏表示,长三角各地间需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进一步深度融合,促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,在推进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上形成示范。
持续强化民企制造优势
在长三角地区竞相推动制造业发展之时,民营企业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。
日前,全国工商联发布的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显示,浙江省、江苏省、上海市、安徽省入围数量分别为108家、89家、18家、7家,几乎占据榜单的“半壁江山”。其中,来自制造业领域的恒力集团、荣盛控股、吉利控股等民营企业颇受外界关注。
此外,根据中国制造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“2023年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200强”,浙江省、江苏省、上海市、安徽省入围数量分别为29家、20家、6家、5家,民营制造业企业亦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,当地共有12家企业上榜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,其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就达到7家,所占比例为58.33%。对此,绍兴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尽管入围绍企主要分布在传统制造业领域,但这些传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项目技改加快转型升级。”
绍兴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,绍兴市不少制造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、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。
无独有偶,制造业重镇江苏省无锡市亦实力强劲。据悉,无锡市今年共有26家企业进入“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榜单,数量连续四年位居江苏省第一,入围企业主要分布于纺织业、船舶制造、新能源等制造业领域。